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智慧看人生心得

智慧看人生心得

這本書告訴我們想要意念會改變我們的生活與人生,不管是在健康方面,告訴我們要知足,才會有美好的生命,你是怎樣的人,你的世界也就是那個樣子。宇宙中的每一樣東西,都可以解析你的內在經驗。它與外在事物的關係很少,因為那是你自己內在意識的反射,我覺得
很明顯當心情好的時候,看甚麼都很好,心情不好總會覺得凡事都不順。
你的想法造就了你
佛陀說:「我們的外在表現就是我們的內在想法;那是由我們的思維所組成的。」因此,如果一個人是快樂的,那是因為他生活在快樂的思維裡;如果是不幸的,那是因為他生活在沮喪與使人衰弱的思維中。不管一個人是害怕或是無懼、愚蠢或是明智、不安或是沉著,他的內在心靈裡都會存在著其自有的狀態成因,而且絕對不會有例外。
我覺得看完了許多書都發現決定權都在自己手上,看自己怎麼過活
,都是自己的選擇人生是由你創造的,

自由意志是因,命運是果
在因果法則裡,命運與自由意志、責任與宿命同時存在。因為有因必有果,因果必然相當。同時,物質世界與心靈世界的因果法則必須取得永久平衡,才能永遠公平、完美;因此,每個結果或可說早已決定,但決定的力量是因,而非自由意志。
所以,每個人走向某種命運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但不管人們是否自覺,這都是他們自己的決定的。不管結果好壞,都逃避不了,因為這是其行為招致的結果。


讓他們能夠從自我的內心發現所有成功、快樂、幸福以及真理的泉源。這個渴望一直在我心中,而且終於在最後實現了;現在我帶著一種治療與幸福的使命,將這些書籍發送到世界各地,我知道它們一定會受到那些期待並且準備獲得它們的人的喜愛。


善良的思維不會產生壞的結果
外在的境遇是如此複雜千變萬化,思維更是根深蒂固,而每個人的快樂條件又是非常的不同,因此,一個人的完整心靈狀況(也許他自己知道有自知之明),是無法單獨由外在生活層面來衡量的。
一個人在某方面可能活得誠實坦然,但卻遭受生活的困苦;相反的一個人可能在某方面是不誠實的,但是卻得到財富。

思維塑造你的境遇
心中存在的思維,不論是好的或是壞的,都會在性格與境遇上呈現出結果。人無法直接選擇他的命運,但是他可以選擇自己的思維,間接地塑造自己的命運。
人的天性讓每一個人不由自主地接近他最想要的思維,並以最快的速度將善良與邪惡的思維呈現出來。

疾病與健康就像環境一樣,都是在思維裡面根深蒂固的。所以病態的思維將會透過病態的身體表現出來。
而恐懼害怕的思維摧殘人的速度,跟子彈是一樣快速的,它們絕對會持續的殘殺許多人,只是沒有那麼急速罷了。
因此活在生病恐懼中的人便會真的得病。
因為焦慮會迅速的擾亂整個身體,使身體敗壞,並開啟讓疾病入侵的通道;不純潔的雜念思維,即使跟肢體無關,也會很快的損害我們的神經系統。

生活中沒有目標的人,很容易陷入為小事擔心、害怕、困擾與自憐的折磨,而這些折磨都是暴露缺點的徵兆,就跟精心計畫的罪惡一樣(雖然路徑不同),終究會導致失敗、不快樂以及損失,因為虛弱無法在快速發展的宇宙中存留。
每個人的心中必須懷有一個正當的目的,並且擬定計畫去完成它。

失落的致富經典心得

  所有生命存在的目的都是了成長,而所有其有生命的東西都擁有一個不可剝奪的權利:擁有所有可能的成長機會。
老師: 每一次經歷都是更多的成長
在所有知識當中,最重要的知識就是致富的法則。 富爸爸的知識就是金錢

致富與否也並非取決於是否選擇特定的職業或專業
致富與否並非取決於環境
美國有許多的大亨存在,各行各業都可以致富。

致富與否也並非取決於是否選擇特定的職業或專業
我們生存的動力有三種:我們會為了追求肉體的發展而活、我們會為了追求智識的發展而活、我們會為了追求靈性的發展而活

世上也沒有人會因為缺乏資金而無法致富
而是取決於是否有學著按照既定的法則去做事

   你必須開始學習依照掌管這整個宇宙的法則來生活。

我們已瞭解到人之所以貧窮,並不是因為財富的供應不足

而是他選擇窮,他的譴意識
如果希望能依照正確的方式來做事,就必須先學習如何依照正確的方式去思考,這是尋求致富的第一個步驟
    而要以正確的方式去思考,就必須要去思考真相而非表相。
正是學財商的目的,看清事實的真相
  你必須擺脫競爭的想法。你要做的是創造,而不是與他人爭奪已創造的一切。
的確如果一昧的競爭,會使人往負面想法,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可以創造很多不同的方式,擺脫很多負面削價競爭、你死我活,可以讓自己3

不可以有一絲認為「供給有限」的想法存在。當你開始認為世上所有金錢被少數人壟斷與控制,而你必須要透過通過某些法律條文之類的方式來抑止這種狀況時,在這當下你就落入了競爭性的思維當中,而就在這一刻你也失去了那能導致創造的力量。


你並不是要去尋求其他人擁有的東西,而是要從那無形的智慧體中創造出你想要的東西,而無形智慧體的供給量是無窮無盡的。

如果你想要脫離競爭的世界,而進入創造的世界,可以從嚴格地檢視你所作的所有商業交易開始著手。如果你目前銷售的物品當中,有那種所提供的價值不如其金錢價格的東西,那麼就不要再銷售它。要經營事業其實並不需要傷害任何人,而如果你正身處在一個需要傷害別人才能成功的事業裡,那麼你該立刻脫離那個事業。


世上確實有一條關於感謝的法則存在,而如果你希望能得到所想要的一切,就必須要遵循這個法則。這感謝的法則與自然界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一樣,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永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此,你必須養成習慣,必須對遇到的每一件好事抱持感謝態度,並且持續地表達感謝。而又因為基本上一切事物對你的成長都有幫助,因此你應該把所有一切都包含在感謝事項當中。


如果你要傳送電報給朋友,那麼你一定不會只是依照次序傳送每一個英文字母,然後讓你的朋友自己想辦法上解訊息內容;;你同樣也不會隨便從字典裡挑一些字出來傳給你的朋友,你一定會傳送能清楚表達某些意義的完整句子。
    請記得,你必須透過完整的陳述,才能讓那智慧體知道你想要什麼。因此首先你自己必須先明確且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如果你傳送出去的只是一些模糊的盼望,那麼就絕對無法獲得財富,或讓那創造性的力量開始動工。

  這裡提供的種種方法論,僅適用於那些對於致富的渴望強烈到足以克服其內心好逸惡勞的惰性,而願意將這些方法付諸實行的人。


不過,除了能清楚看見圖像之外,還需要其他條件。因為如果你只有做到這個,那麼你只是一個夢想家,幾乎沒有達到任何成就的力量。在清楚的願景背後,還需要有將願景實現、讓想像成為實體的「決心」;而在這決心的背後,需要有強大且不動搖的「信念」;相信所想要的都已屬於你,相信所想要的已經在手邊,而你只要伸手去拿即可。


你並不需要不斷地管你所想耍的東西重複禱告,沒有必要每天都跟造物主說這些。你的責任是清楚地展現你對於那些能讓生命更豐富的東西的渴望,並將你的各種渴望整理好,然後再將結論告訴那無形的智慧體,他有能力、而且也必會帶來你所想要的一切。

  然而,告訴他的方式並不是透過一大堆重複的文詞,而是要透過清楚的願景,以及不動搖的、必要獲得所想要的一切的決心,還有相信必會獲得的堅定信念。

  禱告是否能獲得回應,並不是決定於你的言語中展現了多大的信心,而是決定於你在實踐時展現了多大的信心。

    在你心中開始住在新家裡、穿新衣服、開你想耍的車、去想去的地方旅行、並安心地繼續計畫更偉大的旅程,在想到或談到所有你已要求的事物時,都要用如同現在就已經擁有了的方式來思考或說話。想像你所想要的環境與財務狀況,並於想像中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與財務狀況裡,直到這一切都成真實體,
    然而,在這麼做的時候,耍小心不要只是變成一個空想者或夢想家。你要抱持著想像必會成真的「信念」,以及一定要讓想像成真的「決心」。請記得科學家與夢想家的差別,就在於除了想像力之外,是否還具備信念與決心。


你越能穩定且持續地抱持著信念與決心,就會越快致富;這是因為如此你將只對那智慧體傳送正面的訊息,而不會以負面的訊息來減損其力量。

  有些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世上有屬於他們的財富存在著;要教導這類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由你親身實踐這方法並獲得財富給他們看。
另一件要說明的事是:我們認為這本書針對致富的法則提供了最詳盡的說明,而如果這話屬實,那麼你就不需要再讀這個主題的其他任何書籍。

   每天都要閱讀道本書。隨身攜帶這本書,把整本書背誦起來,同時不要再去思考其他的「系統」和理論。因為如果同時間還思考著其他系統的話,腦中就會產生懷疑、不確定及猶豫,而這樣將會使你遭遇失敗。當你達到目標、成功致富之後,就可以依你的喜好隨意研究各種系統。
人的思想與行動必須相互結合,這就是致富法則中的一大重要關鍵。


所以,每人都要做到當天可以做到的所有事情。


   反之,每個有效率的行動都是成功的行動,而如果你的生命中的每一個行動都是有效率的行動,那麼你的整個生命也就會成功。
    一個人會失敗,就是因為用沒有效率的方法做的事情太多,而用有效率的方法做的事情太少。
    假設你能完全不採取任何沒有效率的行動,而能多採取有效率的行動,那麼你一定能致富,這是個不證自明的觀點。現在,你應該已經發現,如果有辦法讓每個行動都成為有效率的行動,那麼「如何致富」這件事就可以簡化成跟數學一樣的一門科學了。

  各種各樣的技能都不過是工具而已。擁有好的工具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正確的方式使用工具也一樣非常重要。

    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生命才有意義。

  在創造的世界中,永遠不會缺少機會,所以你永遠不必操之過急。當你擺脫競爭性思維之後,就會瞭解根本不需要貿然行事,沒有人會去與你爭奪你想做的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如果一個職
位被別人捷足先登,不久就會有另一個適合你的職位出現,你永遠都會有充裕的時間準備。當你心裡有絲毫懷疑時,請停下腳步稍事等候,回頭好好冥想你的願景,提升你的信念與決心。如果心裡有所懷疑、覺得猶疑不定,那麼就請想盡辦法讓自己培養感謝的心情。


人之所以會犯錯,一是因為操之過急、倉促行事,二是因在恐懼與懷疑的情緒之下做事,三是忘卻了那純正的動機-使全體之生命得以完全,而不使其蒙受損失。

果你的工作需要與他人來往(不管是面對面還是透過書信),那麼在與人們來往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牢記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你必須將「提升生命」的重要性傳達給他們。
讓他們瞭解到與你來往能夠提升他們的生命,讓他們瞭解到你提供的價值遠超過向他們索取的金錢價格。
  依照這些指示去行的人必能致富,而其所獲得的財富多寡,將取決於其願景的清晰程度、其決心的穩固程度、其信念的堅定程度、以及感謝時的深刻程度。

零阻力黃金人生 心得

你的注意力在哪裡,能量就流到哪裡;當你真心想要找到答案時,答案總會被你吸引而來,自然出現在你身邊,正如《聖經》所說的:「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之前我有個體悟,對於錢有渴望,注意力就會在錢身上,很多有關錢
就會多加留意,去認識,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無用的能量,是否
我們多加注意,並且記憶在潛意識,使我們是接受她。
只有你親身經歷體驗過的事,才算是你真正「知道」的事。

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人云亦云,遇到新事物,保持開放的心態,
並且去實踐,就可以知道是否達到目標,可是很多人一聽到
不同的理論就封閉自己,就排斥這個理論。


之前有聽說大腦有填空的能力,只要我們有需求,大腦都會自動幫我們找答案,只怕大腦不知道你有這個需求。

大多數人藉由社交與娛樂暫時脫離苦痛,然後說這是快樂:其實只是逃避而已!他們受不了孤獨一人、受不了跟自己的思想獨處,所以跑去看電影、上夜店、找朋友,只是希望能有點事可做,這樣就不必面對自己的雜念。當他們的注意力不在自己的思想念頭上時,他們會感覺好一點,然後把那種狀態稱為快樂。

看完這段,其實自己曾經經歷過這個過程,需要用逃避來
使自己快樂,忘記這段痛苦的時間點。可是通常都是短暫
只能止痛、不能解決問題。

一、壓抑
      我覺得這樣會使自己形成雙面人,明明自己想要卻要壓抑住,

二、發洩
     現代人的壓力這麼龐大,如果使用本書的方法,可以消除
不要的無用能量,可是使用錯誤的方法後果就會很可怕了

三、逃避
     很多人都用藉由忙來逃離問題,使自己忙碌來使自己不用面對這個問題。




任何東西都是能量組成,感受也不例外,能量不滅,存在就是存在,不會因為你蒙上眼睛,或者轉頭不看就消失;而只要它存在,就會對你的外在有形世界造成影響,所以,逃避也不是很好的處理方式。
所以這三種常見的方式都不太理想,那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根本處理這個問題嗎?
四、釋放

「壓抑對身體不好,發洩又會影響別人,逃避也不能解決問題,那還能怎麼辦呢?」
這就是我最建議的方式,也就是第四種處理方式:釋放,或者說放下那些對你無益的能量。

不管你現在想要的是更和諧豐足的人生,還是找到內在的真正快樂,能讓你更接近你的目標的,不是成為「如何」或「為什麼要」釋放內在無用能量的專家,而是要真的釋放掉你內在的無用能量。
所以,如果要讓自己在過程中得到最多,就要讓自己專注在觀察與體驗操作釋放的流程上,而不是一直去思考「為什麼這樣就能釋放無用能量」,或是「這流程背後的道理是什麼」之類的問題。
一如萊斯特所說:「成為這些東西的專家其實沒什麼用處,要真的做得到才有幫助。」


如果想看到你的「真我」,你就得讓心智安靜到一定程度。在心智持續不斷被潛意識中成千上萬的思想剌激下,實在很難看到你的「真我」。

一、心智是表潛意識中一切思想的總和
萊斯特說:「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心智加總起來的狀況如何,只要觀察一下你的四周就知道了。」
「心智」包含「表意識」與「潛意識」兩個部分:簡單地說,表意識就是你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的部分;潛意識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的部分。


心智=表潛意識一切思想的總和」這個認知就可以帶來重要的啟發-如果你一直都無法在你的世界中創造出理想的狀況,那肯定表示你的潛意識裡有與表意識方向不一致的思想或信念存在;而如果你沒有把這些思想信念找出來、釋放掉,那麼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在你的世界裡創造出你理想的成果。

一、心智是表潛意識中一切思想的總和
二、心智只是一個儲存與播放的裝置,不能期望它有所有答案

三、你的心智永遠傾向於維持現狀
四、心智喜歡把事情複雜化
五、心智擅長編故事
所以,關鍵字在於「決定」。
六、心智是你的創造工具
連「平靜」也釋放掉時,就會進入超越平靜的境界-回歸你的真我,找到真正的快樂。

當你處在正面情緒狀態下時,所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會是建設性的行動-不管是過程或是結果,都自然而然地能與各種宇宙律協調一致

高階:釋放基本欲望的無用能量

我們都是沒有極限的存在,但被心智中種種限制性的概念限制住。所以,別再繼續當你不是的-一個處處受限的心智與身體;而要當你真正是的-一個無窮盡、完全自由、宏偉莊嚴、自然順流、完美完整的存在。



最有效率的無用能量釋放方式

發自內心確知自己無時無刻都會被宇宙照顧得很好,沒有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東西能對你造成威脅,影響你的安全
一個人需要另一個人,誤以為那就是愛;事實上當一個人真正在愛時,絕不會執著或綑綁住另一個人。

大部分人都犯了非常根本的錯誤,以為自己要找的這個「快樂」是來自於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他們常認為當自己達到某個身分地位,就會快樂;當自己能有足夠的金錢與時間去做想做的事情時,就會快樂;當擁有的物質財富達到某種程度以上時,就會快樂;當健康滿分時,就會快樂;當自己受到大家喜愛時,就會快樂。


如果你經歷得夠多、活得夠長,而且有仔細檢驗過,那你一定也會發現這件事:我們長久以來認為存在於外在世界之中、也一直在那裡尋找著的那份喜樂,其實並不在那裡。只有往內在去找,才能找到這個「真正的快樂」。


創造出一百萬跟創造出一塊錢,背後的原理是完全一樣的,是你的心智設定出大小之分;一個人只要有本事創造出一塊錢,他就有本事創造出一百萬。去覺察自己是如何成功創造出一塊錢的,然後在一後面加上六個零;你要把意識提升到一百萬,而不是停留在一塊錢。

一、有更多時問、空間與能量關照內在世界
想像一下狀況():你既沒錢又負債累累、成天腰痠背痛,又三五時生病、顧人怨、跟所有的親友關係都不好。
再想像一下狀況():你擁有充足的物質財富、身體健康、充滿活力、跟每一個親友關係都和諧又充滿愛。
二、在過程中驗證你相信,並認同的一切
萊斯特自己就是這種科學思維與作法的實踐者,每當他又得到任何來自內在真我的體悟時,都會先把它視為理論,然後發想一些實驗方式,透過實驗來驗證。在驗證自己的體悟為真之後,才會將這些體悟傳遞給需要或想要這些資訊的人。
三、成為你心智的主人
就得要能完全掌控自己要想什麼、不想什麼,透過這樣的方式與吸引力法則等宇宙律協調一致才行。如果你朝這個方向追求願望實現,在過程中你就必然會逐漸成為你心智的主人

你越常這麼做,它就會越來越簡單,你也會越做越好,最後你將會體悟到你一直都是主人。






一、早上一起床時,覺察並釋放自己當下的感受
二、預想當天行程,然後進行無用能量的釋放

三、安排專屬的時間進行釋放練習
四、每當被激起任何情緒或壓力大時,就做釋放練習

五、設定一些你想實現的目標/願望,做為釋放的誘因

六、回顧這一天,然後進行無用能量的釋放

七、持續記錄自己的進展與成果
這件事既單純又簡單‥‥如果你肯真的去做的話;如果你不肯去做,那這件事就完全不可能做到。
親愛的,保持簡單


我覺得這本書的重點是我們運用這些方法來釋放掉負面能量,讓自己
不要注意在負面的方向,藉由瑟多納釋放法,讓自己處於平靜中,
讓真我來駕駛,而不是自我來開車,你只要明確跟司機說你要去哪裡
,司機就會準確帶你去所要去的地方,最後他提到親愛的,保持簡單相信這才是真理,很簡單,簡單到你會覺得這就是真理嗎?
可是我相信真理就是這樣的簡單,只要你願意你執行。

富爸爸窮爸爸心得

富爸爸窮爸爸心得

「假如你弄懂了生活這門大課,做任何事情你都會游刃有餘。但就算你學不會,生活照樣會推著你轉。

這樣就不會困惑在生活上面了,否則問題會不斷重複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嚴重,唯有
改變的力量,才可在未來的生活上不會重蹈覆轍。


大多數人認為世界上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應該改變。讓我告訴你吧,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容易
俗話說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類擁有懂得思考的大腦,可以創新、可以變的不同,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思維、環境,縱使現在大眾普遍認為經濟不景氣,聰明的人還是可以生存下去。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

這句話就是這本書重點之一,回想為錢工作的人的確很辛苦,把自己黃金人生20年(25歲~45歲)精神、體力都奉獻在公司(金錢)身上,那45歲過後,是否沒有那個體力、優勢,跟新一代的年輕人較量了。
錢可以24小時為我們工作,縱使你在休息娛樂時候。

總也不明白為何老是被錢所困擾,於是以為多點錢就能解決問題,卻幾乎沒有人意識到缺乏財務知識才是他們真正的問題所在。」

就好像沒有學過時間管理的人,總是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缺乏時間觀念才是
他們真正的問題。很多人以為更多的錢可以解決錢的問題,不斷的借款,因為缺乏
財務智商,導致破產。

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有恐懼和貪婪之心。先說恐懼感,沒錢的恐懼會刺激我們努力工作,當我們得到報酬時,貪婪或欲望又開始讓我們去想所有錢能買到的東西。於是就形成了一種模式。」

這也就是許多人為錢工作的原因了,又以為只要提高工資,就可以解決事情,反而使自己
工作壓力加大,反而越會花錢來釋放工作的壓力。

他們害怕沒有錢,不願面對沒有錢的恐懼,對此他們作出了反應,但不是用他們的頭腦 ,錢主宰著他們的生活,他們拒絕去分辨真相,錢控制了他們的情感和靈魂

我覺得不要臨渴掘井,等到沒有錢的時候,再來害怕沒有錢,讓錢來主宰你的心智、生活。

我只希望孩子們有機會避開由恐懼和慾望組成的陷阱,能照你喜愛的方式運用恐懼和慾望,別讓恐懼和慾望控制你
如果你們不先控制恐懼和欲望,即使你們有錢,也只不過是高薪的奴隸而已

但學校關注的只是教學生為錢而工作,而不是如何開發和利用錢的力量。

許多學校喊出口號,該學校畢業即可就業,或考取證照來就業,很容易讓人朝向高薪的工作前進,反而不是思考錢讓我工作、為我賺錢。
商學院更擅長的是製造精確而廉價的『計算器』,他們不可能完成大事。他們所做的只是看看數字,解雇人並把生意搞糟,他們所想的只是降低成本提高價格,事實上這會帶來更多的問題。計算是重要的,我希望更多的人懂得計算,但計算並不是全部。

總是希望把成本壓低、壓低,在壓低,可是壓低成本的過程中會引發許多問題,品質下降、服務不佳...問題,我覺得書上說的很好,計算雖然是重要但不是全部,還是要總體
評估。

廢除金本位制真的發生,孩子們,地獄之門就快開了。窮人、中產階級和無知的人的生活將被毀掉,因為他們相信錢是真實的財富,而且相信他們為之效力的公司、政府會安排他們的一切。」

因為中產階級,喜歡把錢儲蓄、或者買負債,並相信錢是真實的財富,可是金本位制一廢除,大量的鈔票會擾亂整個金錢的世界 ,產生可怕的通貨膨漲,把錢幣都稀釋掉了,紙鈔變成廢紙,存款變成無用的數字 ,這時政府、公司很容易紛紛倒閉。

錢常常使我們人性中的弱點顯露,錢不能掩蓋我們的無知。這就是為什麼經常有些人在忽然得到一大筆意外之財,譬如遺產、加薪或中彩之後,卻又很快失去的原因

所以更多的錢無法解決錢的問題,該改變的是財務知識、用錢的習慣。


富人買入資產;
窮人只有支出;
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但失敗者都害怕失去。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避開失敗,也就避開了成功。  不斷學習才是一切。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
很多人的專業能力很高,很多人都可以做出比麥當勞還要好吃的漢堡可是卻無法像麥當勞的品質、跟管理,深植在世界各地。

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歡迎新思想,因為新思想能夠增加已日積月累的思想庫中的內容
富爸爸解釋說,埋怨使人頭腦受蒙蔽,而分析使人心明眼亮。進行分析能使成功者看到那些憤世嫉俗者無法看到的東西,也能發現被其他人都忽視了的機會,而發現人們忽視了的機會的能力正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人只要一遇到超乎想像的事情,往往先否認,之後加以反駁,可是往往成功模式,是平常很少接觸,人只要一埋怨就會很容易失去理智,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負面,失去辨識好買賣的機會,難怪人家會說危機就是轉機,硬幣有兩面,發生事情也會有兩面,不是受益、就是受損,應該好好冷靜,事情的來龍去脈,自己站在哪個點上,利弊分析好,之後模擬好計畫。
人類的精神力量非常非常強大

內在火燄的力量!! 使許多人成為自己想為成為的人、創意的力量。

財務知識並不是深奧的科學。
很簡單的數學,改變自己的想法、行為就可以達到富有。


許許多多的窮人和中產階級寧願為餐館糟糕的服務支付15%到20%的小費,卻抱怨支付給經紀人3%到7%的傭金。他們在費用支出專案上慷慨地支付小費,卻在資產專案上對人極為吝嗇,這樣做在財務上顯然是不明智的。

經濟大預言心得

經濟大預言
故事一開始,作者用諾亞方舟作為一個比喻類似經濟大海嘯的比喻,我覺得雖然身邊的人不
相信,也不願相信大海嘯的來臨,可是諾亞卻願意鼓起勇氣跟大家分享這個事實,政府的退
休計畫、和壽險
,我覺得每個人要關注在自己的事業上,而不是奢望每個月付出多少,到了
退休年齡,這些錢就足夠生活退休後的日子了,他會使人以為買了護身符一樣,以為這樣這
可以安安全全的過退休日子,作者拿著財務報表給富爸爸,富爸爸從報表上就可以知道這家
公司的營運,生活上的財務報是否也是生活的情況?作者的公司上存在著1.現金2.員工薪水
3.客戶欠債4.政府稅金5.公司金錢管理6.客戶之間信任7.無法認清現實
,富爸爸很在意於
工的薪水、客戶信任、認清事實、誠實
,這些是富爸爸所重視的,看到了這裡我突然想起股
票,聽到很多人每天期待股票上漲,可是只能祈禱卻不能有更進一步的做法,富爸爸看財務
報表的這個動作,讓我聯想是否可以用這家的財務報表得知現在公司的實狀,多一個參考的
地方,作者最後關閉公司來處理公司的負債,作者認清了合作夥伴的關係,也告訴我們團隊
的意義跟重要,成立公司的因素不僅夥伴、資金、管理,還有自己內心是否因金錢矇蔽的良
心,富爸爸說的很好:『當你與合作夥伴開始創辦自己的企業時,你們就像賭徒,重上好運
後,就將好運成了自己的能力,等到金錢蜂擁而至的時候,你們就成了購買保時捷、賓士轎
車,的莽漢,當你們陷入財務困境的時候,你們就成了背叛供應商、政府和員工的人了
』這
也呼應了不是錢太多,就是錢太少,作者在書中提到自己看到窮爸爸的財務情況,和自己的
失敗,立志了他的未來,讓我反省是不是因為生活太安逸,讓我像駝鳥不想面對事實,有點
像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心態,一直讓我無法很積極,當作者放棄了可以避難所,我的想法也是
跟他一樣,會忐忑不安 富爸爸也說出這年代小孩的退休實況,在書中提到安全、自由
之間的不同,我覺得傭金與小費之間就好像我們常常在負債上面盡情揮霍,卻不敢購買資產
,第五章說到設想,讓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地方,讓我覺得我的大腦都固定假設好了,感覺
思考被侷限住了,沒有那種可以大膽假設的思維,有些東西會視為理所當然,如書上寫的合
約,真的要一條一條去查看,富人重視投資、中產階級重視學歷、窮人重視福利,新聞每天
炒作政治議題,感覺中產階級跟窮人似乎很在意是誰當選、換誰執政,中產階級跟窮人只能
祈禱社會的福利,或者當選人的承諾,書上還有一句『如果你想尋找真正的財務安全,甚至
變的非常富有,那麼你就必須玩自己特別的遊戲,而不要去玩別人的遊戲亦步亦趨
』我覺得
很有涵義,這個社會風氣常常讓人覺得應該要怎樣怎樣,過別人想法的生活;為別人工作的
生活,這讓我想要逆向思考,多一點跟別人不一樣的法想,書上巴菲特,擁有把每個人放在
屬於他的位子的能力,我是否平常去觀察每個人的特點、個性,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作者也提到『有錢並不會讓你別人高貴』,我也有些感觸,不要忘記曾經幫助你的那些人
,一直存在我的心中,富爸爸『閃亮的東西並不都是金子,人常常被表面的東西欺騙』,我
覺得呼應我之前打的『大腦都固定假設好了,視為理所當然』眼睛會騙人,金錢是讓人激動
的話題,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你的情感最後會控制自己的金錢,我覺得富爸爸寫的真
好,常常會被金錢衝昏了頭,無法理性判斷,作者說出人們心智分成三個等份,低等、中等
、高等
,隨著等級的提升,可以慢慢把情感的成分慢慢降低,顯然很多人在判斷投資時,加
入了許多的情感,這讓我想起,玩現金流遊戲的時候,當把房屋賣出去的時候,手頭突然有
很多的現金,會使我慌了,我可以了解現金流給我的財務訓練,這本書他確實寫出富人在財
物這方面的想法,讓我開始有不一樣的想法出來了,好像是突然頓悟了,投資不是這麼的中
規中矩了。

財富執行力心得

財富執行力
富爸爸:你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對自己的懷疑和懶惰,正式他們決定你是甚麼樣的人,我覺得
多了這二樣的阻力,使自己無法全心全力毫不猶豫的向前衝,很少讓自己有這麼過的經驗
雖然過程中很辛苦,可是後面的成就感是無法言喻,作者已經財務自由並且退休了,連退休
後的生活也要規劃,不過很令人嚮往,可以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實現自己想要的夢想、買
自己想買東西,富爸爸所說:「窮人和中產階級致富之路充滿艱辛,因為他們想運用自己的
錢致富。如果想致富,你需要學會如何利用別人的錢,而不是你自己的。」這句話,是不是
與別人一起合作的意思嗎?還是當個好投資者運用別人的錢為自己和別人共同賺錢?,富爸爸
:「在金錢世界中最為重要的詞語是現金流,第二個重要的詞語是槓桿
詞語是槓桿
你應該懂得詞語的力量,富爸爸常常說:「詞語是槓桿,詞語是強有力的大腦思維工具。但是,正如你可以運用債務致富或者陷入貧窮,詞語也可以使你致富或者貧窮。」在這一部分,你將會明白詞語的力量,以及富人如何運用富人的詞語,窮人如何運用窮人的詞語。富爸爸還常說:「你的大腦可能是你最強有力的資產,也可能是你最沉重的債務。如果大腦運用正確的詞語,你將會非常富有如果大腦運用錯誤的詞語,你將會貧困不堪。,我覺得好投資投資跟壞投資最大的差別,就是是否為你帶來現金流,在這個物質誘惑的世界,很容易以為自己買
到的是資產,卻是每個月帶來許多的負現金流,我想詞語槓桿是讓你產生動多的熱情(力量)
,讓你的頭腦、身體、想法、語言、行為都成為這件事情,一起努力!富爸爸說:「如果你想
致富,就要少工作、多賺錢。為了做到這一點,你需要一些槓桿形式。」我想槓桿運用其他工
具,使你用更少的體力、時間,去達到目的,富爸爸也說:「讓人終生為了一份工資而工作,就像教人做一個生活的高薪奴隸一樣。
麼多的財富,是因為他們擁有許多金錢、人力,讓大家為他賺錢,這好像也是一種人力槓桿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就是那位工具,每天勤勞的為有錢人賺錢,我覺得心智槓桿,把頭腦
當成你的工具,運用頭腦幫助你省時、省力、省錢,富爸爸:如果想真正富足起來,你就需要
一個開放的思想,一個靈活的現實,以及能讓新思想變為現實和利益的能力

對於很多中產階級的人來說,他們的學術和專業教育隨著畢業就結束了。富人卻不是這樣,他們還要透過接受財商教育使自己擁有更多槓桿,我覺得我們的頭
腦被限制住了,讓創造力扼殺了不少,不在讓過去的傳統思想束縛自己,保持各角度的想法,
把創意融入的財商中,用財商來槓桿化,使他為你帶來現金流,作者:如果金錢是一種思想,
那麼這種思想是由詞語組成的,我覺得詞語就是想法,而思想是做法,所以金錢有很多種做法
,看到了金錢第一想法是買資產、買負債,有很多的做法是由想法組成的,有了想法才知道如
動手去做,為甚麼要買資產,因發佈文章為它可以帶來現金流,而負債不能帶來現金流,最後的書上
作者把致富的重點,一一寫出來,都是平常我們常犯的錯誤,是平常我們不去注意的小細節,
我覺得要逆向思考,為甚麼窮人數量總是大於富人,我們缺點是不是也是大於優點,我們的想
法是不是要跟別人不同,不然大家都是這個想法,為何還不是富人,表示這條路通往富人是有
出入,我想強迫自己看待一件事情最少要有二個想法,一個是一般人而一個是平常大家會意想不到的想法。富爸爸關於金錢的一個基本觀點是:「金錢就是一個思想觀念。」接著,富爸爸可能還會說:「思想觀念有快慢之分,正如火車有快慢之分。在金錢上來看,大多數人還是處於慢車道,眼睜睜地看著快車從自己身邊超過。如果你想快速致富,那麼你的計劃必須包括一系列快速的思想觀念。」
與成功有約裡的不斷更新有相同的意思

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





七個習慣就像無他命,散布在各處。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它們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們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單獨應用。我們並不會只需要維他命或七個習慣來過活,但是當七個習慣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會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
-愛琳.開(Arlene Kai),寇姆斯小學的中國移民學生


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孩子們年輕時閱讀些什麼。就在那時,這個國家的理想得以成形、目標得以確立。
密契納(James A. Michener),知名作家(普立茲文學獎得主)
身為一位領導人,
如果對執行面不在行,
你的整體工作成果,
必然永遠低於個別部分加起來的總和。
-包熙迪(Larry Bossidy)及夏藍(Ram Charan),執行力


我覺得這本書,把成功的七個好習慣帶進,小朋友的身上,使他們也擁有這樣的好習慣,放手一搏給小朋友試試看,改變他們的辭彙,並有了努力的方向,
把人生的SOP都教小朋友了,讓他們身體力行,勝於現在的理論教育(學的到,用不到的教育)
七個習慣就像無他命,散布在各處。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它們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們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單獨應用。我們並不會只需要維他命或七個習慣來過活,但是當七個習慣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會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
讓七個習慣變成生活上的一部分,他使人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我覺得
這個學校的目的不是製造出九百個小企業領袖。它的使命是創造一群了解自身優勢、身心靈健全的學生。我們的責任是幫助孩子發掘自己的優勢、釋放自己的潛能,而後再去影響他人。
這句話應該就是這本書的宗旨吧,並不是要每個人都是大企業家、有錢人
,而是幫助小孩發掘優勢,開發淺能,發揮影響力去影響別人,富有雙贏思維
,領導風範,將會使小孩變成不同的人生了,
這本書中介紹的學校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有良好的本質,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許多天賦及能量需要被引導、釋放出來。他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重要,也都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他們也相信,在每一個孩子(以及教育工作者)內心,都有真正的領導特質需要被發掘。這些特質有許多已經明顯可見,也完全展現在學生的態度與行為中,另有許多則仍待激發。
本質的偉大 vs.世俗的偉大
世俗的偉大都和職位、名銜有關,和得獎、財富、名聲、階級或罕見的成就有關。從定義上看,世俗的偉大幾乎只能屬於極少數人。世俗的偉大幾乎都是經過與別人比較而產生的。

這邊提到要為自己而活,並不是經過世俗的比較,才是快樂的人生,
之後把七個習慣融入生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最後書上提到以終為始的重要,今天的孩子應該獲得更好的教育,讓我們不要再竊取他們寶貴的生命,讓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正如歌德所說:「重要之事絕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牽絆」,我並不是說,學校必須變成一個嚴苛、榨光學生腦汁的地方-相信我,那些領導力學校裡多的是玩耍、遊戲的空間。但在很多情況下,玩耍也可以玩得很有意義。所以,讓我們好好找出時間,教導學生那些可以讓他們在二十一世紀如魚得水的生活技能及品格特質吧
在全球化經濟的時代,我們不能任由年輕人獨自走在荒野,直到他得到升遷、進入領導階層時,才來教導他如何與人合作。我們不能站在一旁,等到他們成了CEO、老師或父母後,才來教導他們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如何設定目標、如何堅守原則。我們不能呆坐一旁,希望他們能夠自己學會如何解決衝突,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已經錯失太多時間,而且也已嚐到惡果。我們必須及早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沒錯,今天的年輕人或許真的無法在學校一畢業,就擔當起跨國企業的管理工作,但他們至少要能夠有效的做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決定、感受到自我價值、擁有自信、而且學會做夢。除了在孩子的人生轉折點上盡到我們的責任,幫助他們學會如何經營人生外,還有什麼是更重要的呢?

走上正確的道路,懂的學會經營自己的人生,這才是重要的!

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
我是個負責任的人。我主動自發。我決定自己的行動、態度與情緒。我不將自己的錯誤歸咎於他人。不必別人開口要求,我就會選擇做對的事即使在沒人看到的時候也是如此。
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
    
我做事前會先計畫、設定目標。我做有意義、能夠帶來改變的事情。我是教室裡重要的一份子、對學校的使命及願景有所貢獻,同時期待將來能夠成為一位好公民。
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
    
我會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說,我會對明知不應該做的事情說「不」。我會設定優先順序、訂定時間表,同時堅守計畫。我是個有紀律、有組織的人。
第四個習慣:雙贏思維
    
我有勇氣爭取自己所愛的事物,但我也會顧慮別人的需要,我會在兩者間求取最好的平衡。我會努力在別人的情感帳戶存款。產生利益衝突時,我會努力尋求第三種可能性。
5個習慣:知彼解己
    
我願意聆聽別人的意見和感受。我願意從別人的眼光看事情。我仔細聆聽別人說話、不隨意打斷。我可以很有自信的提出自己的意見。與人交談時,我會專注看著對方的眼神。
6個習慣:統合綜效
    
我尊重別人的長處,並努力向他們學習。我善於與人相處,即使對方與我極為不同。我長於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時,我會尋求別人的意見,因為我知道團隊合作可以創造出比任何個人努力更好的結果。我願意謙卑。
7個習慣:不斷更新
    
我藉著正確的飲食、運動以及睡眠來照顧自己的身體。我花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處。我不只在學校學習,也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學習。我會花功夫尋找有意義的方式來幫助他人。



個人能力
社會能力
自我意識
同理心
自我評估
組織意識
自信心
服務心態
自制力
啟發型領導力
透明度
協助別人發展的能力
適應能力
創造改變的能力
成就感
衝突管理能力
主動自發
建立凝聚力
樂觀
團隊合作能力

當那麼多的暴力、咒罵、欺騙、毒品問題、塗鴉、欺壓、弱肉強食,以及精神虐待發生在我們四周時,許多學校(甚至家庭)已經變成了戰場,有些甚至令人害怕到望之卻步。但是,我還是堅信,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好孩子。他們想從學校得到的,不過就是好的教育、與朋友相處的機會,還有一些樂趣-雖然不見得都是以上的排序。而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能夠覺得安心,他們很快就會察覺一個地方能不能讓他們覺

當以下四種基本需求被滿足時,孩子就會安心:
生理的需求:安全、健康、食物、運動、居住、衛生。
社會情感的需求:接納、仁慈、友誼、愛人與被愛的慾望。
智能的需求:智識的增長、創造力,以及具有激勵性的挑戰。
心靈的需求:有所貢獻、有意義、獨特感。

我們學校的願景是生活、愛、學習與建立傳承。
我們為努力成為最棒的自己而生活
我們以關懷別人來展現自己的
我們以在學校努力用功,以及永遠盡力而為的態度來學習
我們以與別人分享學校的一切及為世界帶來改變,來建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