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





七個習慣就像無他命,散布在各處。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它們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們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單獨應用。我們並不會只需要維他命或七個習慣來過活,但是當七個習慣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會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
-愛琳.開(Arlene Kai),寇姆斯小學的中國移民學生


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孩子們年輕時閱讀些什麼。就在那時,這個國家的理想得以成形、目標得以確立。
密契納(James A. Michener),知名作家(普立茲文學獎得主)
身為一位領導人,
如果對執行面不在行,
你的整體工作成果,
必然永遠低於個別部分加起來的總和。
-包熙迪(Larry Bossidy)及夏藍(Ram Charan),執行力


我覺得這本書,把成功的七個好習慣帶進,小朋友的身上,使他們也擁有這樣的好習慣,放手一搏給小朋友試試看,改變他們的辭彙,並有了努力的方向,
把人生的SOP都教小朋友了,讓他們身體力行,勝於現在的理論教育(學的到,用不到的教育)
七個習慣就像無他命,散布在各處。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它們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們可以混合使用,也可以單獨應用。我們並不會只需要維他命或七個習慣來過活,但是當七個習慣變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會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
讓七個習慣變成生活上的一部分,他使人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我覺得
這個學校的目的不是製造出九百個小企業領袖。它的使命是創造一群了解自身優勢、身心靈健全的學生。我們的責任是幫助孩子發掘自己的優勢、釋放自己的潛能,而後再去影響他人。
這句話應該就是這本書的宗旨吧,並不是要每個人都是大企業家、有錢人
,而是幫助小孩發掘優勢,開發淺能,發揮影響力去影響別人,富有雙贏思維
,領導風範,將會使小孩變成不同的人生了,
這本書中介紹的學校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有良好的本質,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許多天賦及能量需要被引導、釋放出來。他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重要,也都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他們也相信,在每一個孩子(以及教育工作者)內心,都有真正的領導特質需要被發掘。這些特質有許多已經明顯可見,也完全展現在學生的態度與行為中,另有許多則仍待激發。
本質的偉大 vs.世俗的偉大
世俗的偉大都和職位、名銜有關,和得獎、財富、名聲、階級或罕見的成就有關。從定義上看,世俗的偉大幾乎只能屬於極少數人。世俗的偉大幾乎都是經過與別人比較而產生的。

這邊提到要為自己而活,並不是經過世俗的比較,才是快樂的人生,
之後把七個習慣融入生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最後書上提到以終為始的重要,今天的孩子應該獲得更好的教育,讓我們不要再竊取他們寶貴的生命,讓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於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正如歌德所說:「重要之事絕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牽絆」,我並不是說,學校必須變成一個嚴苛、榨光學生腦汁的地方-相信我,那些領導力學校裡多的是玩耍、遊戲的空間。但在很多情況下,玩耍也可以玩得很有意義。所以,讓我們好好找出時間,教導學生那些可以讓他們在二十一世紀如魚得水的生活技能及品格特質吧
在全球化經濟的時代,我們不能任由年輕人獨自走在荒野,直到他得到升遷、進入領導階層時,才來教導他如何與人合作。我們不能站在一旁,等到他們成了CEO、老師或父母後,才來教導他們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如何設定目標、如何堅守原則。我們不能呆坐一旁,希望他們能夠自己學會如何解決衝突,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們已經錯失太多時間,而且也已嚐到惡果。我們必須及早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沒錯,今天的年輕人或許真的無法在學校一畢業,就擔當起跨國企業的管理工作,但他們至少要能夠有效的做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決定、感受到自我價值、擁有自信、而且學會做夢。除了在孩子的人生轉折點上盡到我們的責任,幫助他們學會如何經營人生外,還有什麼是更重要的呢?

走上正確的道路,懂的學會經營自己的人生,這才是重要的!

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
我是個負責任的人。我主動自發。我決定自己的行動、態度與情緒。我不將自己的錯誤歸咎於他人。不必別人開口要求,我就會選擇做對的事即使在沒人看到的時候也是如此。
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
    
我做事前會先計畫、設定目標。我做有意義、能夠帶來改變的事情。我是教室裡重要的一份子、對學校的使命及願景有所貢獻,同時期待將來能夠成為一位好公民。
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
    
我會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說,我會對明知不應該做的事情說「不」。我會設定優先順序、訂定時間表,同時堅守計畫。我是個有紀律、有組織的人。
第四個習慣:雙贏思維
    
我有勇氣爭取自己所愛的事物,但我也會顧慮別人的需要,我會在兩者間求取最好的平衡。我會努力在別人的情感帳戶存款。產生利益衝突時,我會努力尋求第三種可能性。
5個習慣:知彼解己
    
我願意聆聽別人的意見和感受。我願意從別人的眼光看事情。我仔細聆聽別人說話、不隨意打斷。我可以很有自信的提出自己的意見。與人交談時,我會專注看著對方的眼神。
6個習慣:統合綜效
    
我尊重別人的長處,並努力向他們學習。我善於與人相處,即使對方與我極為不同。我長於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時,我會尋求別人的意見,因為我知道團隊合作可以創造出比任何個人努力更好的結果。我願意謙卑。
7個習慣:不斷更新
    
我藉著正確的飲食、運動以及睡眠來照顧自己的身體。我花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處。我不只在學校學習,也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學習。我會花功夫尋找有意義的方式來幫助他人。



個人能力
社會能力
自我意識
同理心
自我評估
組織意識
自信心
服務心態
自制力
啟發型領導力
透明度
協助別人發展的能力
適應能力
創造改變的能力
成就感
衝突管理能力
主動自發
建立凝聚力
樂觀
團隊合作能力

當那麼多的暴力、咒罵、欺騙、毒品問題、塗鴉、欺壓、弱肉強食,以及精神虐待發生在我們四周時,許多學校(甚至家庭)已經變成了戰場,有些甚至令人害怕到望之卻步。但是,我還是堅信,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好孩子。他們想從學校得到的,不過就是好的教育、與朋友相處的機會,還有一些樂趣-雖然不見得都是以上的排序。而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能夠覺得安心,他們很快就會察覺一個地方能不能讓他們覺

當以下四種基本需求被滿足時,孩子就會安心:
生理的需求:安全、健康、食物、運動、居住、衛生。
社會情感的需求:接納、仁慈、友誼、愛人與被愛的慾望。
智能的需求:智識的增長、創造力,以及具有激勵性的挑戰。
心靈的需求:有所貢獻、有意義、獨特感。

我們學校的願景是生活、愛、學習與建立傳承。
我們為努力成為最棒的自己而生活
我們以關懷別人來展現自己的
我們以在學校努力用功,以及永遠盡力而為的態度來學習
我們以與別人分享學校的一切及為世界帶來改變,來建立傳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